論文
年份:
2013
卷:
11
期數:
2
頁數:
1-21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近幾十年考古發掘顯示,長江、淮河、漢江流域是國家文明最早形成的地區。在距今5000餘年前的漢江下游地區,已有許多大小城邦存在,他們彼此互相結合,形成城邦聯盟的國家結構,同時,在華北地區,反而可以觀察到族群流動不穩定的情況。然而,到了距今3500年前左右,殷墟建都後,華北族群便逐步掌握了政權,使得南方文明在後來傳世文獻所載的「正統歷史」中,故意被敘述為次要的、非主導性的文明。
實際上,殷墟考古資料顯示了當時文明的多元性,殷墟所發現的器物來源頗廣,南跨長江,北跨草原森林地帶,西跨四川、甘肅,東到海洋。殷商時代是許多中國傳統的源頭,也有最早的漢字文明。殷商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集權大國,其跨越了族群文化的範圍,涵蓋了不同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和語言的地域。殷商政權囊括了原有的許多城邦與國家,形成規模龐大的多元文明,是故,可以被稱為「上古帝國」。同時,殷商王族所用的新兵器、馬車等標誌物,都指出殷商統治者的文化背景並非本土的,而來自北方草原的成分很明顯。語言學的研究亦顯示,殷商語言乃是源於阿爾泰語系的母音。
本文則擬再用體質人類學的資料進行研究,呈現出中華文明之形成,與北方草原族群有着莫大的密切關係,並進一步辯證上古殷商帝國的統治者,對於黃河南岸、江河平原的先民來說,便是屬於狄戎之類的族群。
歷史人類學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