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年份:
2015
卷:
13
期數:
2
頁數:
115-164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許多廟宇逐漸朝「觀光型」廟宇的方向發展,是當代民間信仰中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這些廟宇是如何從一個傳統型的廟宇向新型態的廟宇發展?在這當中,傳統與現代之間有着什麼樣的延續與轉變?而廟宇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在這樣的發展中,又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本文以紫南宮為例,從「靈力經濟」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清代紫南宮因地處交通樞紐,因而能夠擁有由社會網絡構成的強大社會資本,並藉此來發展廟宇,但也隨着交通地位的喪失而失去原本的社會資本導致廟宇的衰落。1980年代起,紫南宮首先從傳統的再造開始,接着引入國家資源的幫助,再結合現代行銷技巧,從而超越了傳統對「社會資本」的依賴,逐漸建構出新的「文化資本」,使廟宇從傳統的「自發型」走向「建構型」靈力經濟,轉型成為一個觀光型的廟宇,並透過興盛的香火與豐厚的金錢回饋,重建原本已經瓦解的清代祭祀圈。
歷史人類學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