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年份:
2019
卷:
17
期數:
2
頁數:
27-49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本文試圖透過淸初至當代基隆市客家認同的形成過程,探究臺灣社會族群意識的衍生機制,及歷史資源如何在社會與學術脈絡中被反復重構。在基隆市的歷史當中,客語人群活躍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淸中期。日治中葉的漢人籍貫調查顯示,當地曾是全臺灣福建汀州府籍講客家話人口最集中的區域。然而,這一群體的族群意識在當代並不明顯,多半消融於以姓氏宗親會及神明崇拜中,成爲一種集體的無意識。戰後來自臺灣各地的新客語群體,則紛紛依附於該地外省「廣東人」群體,從而形成共同的同鄕會組織。直至1970年代,基隆市都市發展導致會內財產爭奪劇烈,加之鄰近的臺北市發展成世界客家中心的刺激,新客語群體才脫離「廣東人」之殼,而另行成立以「客家人」為名的獨立社團。在當代的學術史敘述中,基隆從擁有一個規模頗小的客家社團,到被視爲曾存在龐大客家群體的區域,則是1990年代以降地方精英與學術團體將兩個斷裂的傳統糅合為一的結果。
歷史人類學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