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從藏傳佛教到伊斯蘭教──14至17世紀宗教轉變下的哈密社會

論文
陳志剛
年份: 
2020
卷: 
18
期數: 
2
頁數: 
1-27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本文通過文獻梳理,發現明代中期流行於西寧至安定衛、哈密一帶的噶瑪噶舉派對哈密忠順王繼承人選具有重要影響,明廷亦借助噶瑪噶舉派籠絡嘉峪關以西各處羈縻衛;從靑銅佛敎造像硏究出發,綜合分析造像的藝術風格特徵,認為哈密博物館藏靑銅鎏金綠度母造像大約鑄成於17世紀中期至18世紀早期,靑銅白度母造像大約鑄成於15世紀,兩尊造像表明明代哈密應有藏傳佛敎信仰存在。根據清代哈密回王家族的早期傳說,本文判斷1605至1606年中亞布哈拉汗國的伊斯蘭敎納合什班底派打敗藏傳佛敎噶瑪噶舉派,哈密當地畏兀兒人和蒙古人皈依伊斯蘭敎,成為今天哈密維吾爾族的較近族源。研究表明,哈密不但處於東西方向的朝貢貿易路線之上,同時也處於北方蒙古大草原與靑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是藏傳佛敎傳播的重要中繼點,具有南北地理通道的社會文化特徵。將哈密置於蒙藏漢民族關係史和蒙藏漢佛敎史的框架裡,可以清晰地看到伊斯蘭敎向東武裝傳敎的社會阻力來自藏傳佛敎的歷史事實。

歷史人類學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