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建構與地方社會」專號
年份:
2008
卷:
6
期數:
1 & 2
頁數:
147-171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義民與客家族羣認同的關係,歷來受到學者的關注。在臺灣南部六堆地區的地域社會建構過程中,帶有强烈國家色彩的「義民」符號是研究的關鍵。從清初開始,該地便形成具有軍事性質的地方社會組織,充當「義民」協助清王朝鎮壓叛亂。由官方敕建的地域祭祀中心的忠義亭,正中供奉的是清帝牌位,從中也不難窺見地方人士試圖以「忠義」符號和清王朝建立長遠關係。但是,近代的臺灣社會經歷了幾次政權轉移的過程,代表地方和清王朝關係的「忠義」,通過禮儀與拜祭的改造,成爲表達和當權政權關係的符號,在這一過程中,歷史便經歷了被不斷重新解釋的過程。
六堆地方人士通過禮儀上與國家正統拉近的同時,也在建構着其身份認同的觀念,其背後與國家理論的轉變及其對文化體系的想象有關。在這方面,華德英的「意識模型」理論,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參照。雖然清代以原籍地及移居地地域社會組織表達的身份認同觀念,經過日本殖民政府的登記系統,以種族的標籤固定下來;但殖民政府努力推行的是殖民母國文化符號的推廣,以及地方歷史資源的改造,地方人士的不同羣體的身份,並不是國家最關心的問題。直到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後,與民國國家理論同步發展的客家種族/民系理論,也成爲國家將六堆地方納入正統的方式,族羣身份與國民身份的建構,是同一過程的兩個面相。
歷史人類學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