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地方社會中的族群話語與儀式傳統──以閩江下游地區的「水部尚書」信仰為中心的分析

專論
黃向春
年份: 
2005
卷: 
3
期數: 
1
頁數: 
115-154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水部尚書」信仰是流行於閩江下游地區水上世界的主要民間信仰之一。這一信仰及其廟宇和儀式體系的形成過程,是在明清以來地方社會與國家制度變遷的背景中展開的。由於其神化的語言多來自於「水上人家」及「走水」商人,而其神廟的建立又與陸上社會的社區權力密不可分,因此,「水∕陸」、「水上人∕岸上人」、「曲蹄仔∕商人」等社會分類與身份認同的表達與轉換,就成爲貫穿於整個廟宇與儀式傳統發展脈絡的族群話語,並呈現出區域性特徵以及以參與權爲核心的一系列等級格局。「岸上人」與「水上人」在象徵性資源的爭奪中不斷自我定義和被定義,並在地方性傳統的影響下策略性地進行着靈活的文化實踐;同時,地方社會本身也在這種實踐中相應發生着變化,使得以「迎船」、「迎神」及「扒龍舟」等儀式傳統爲紐帶的文化網絡的建構始終具有內在活力。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族群的界線和話語不斷地被創造和表達;另一方面,地方社會的各種構成要素,如家族、地方精英、生計模式以及國家制度等等,也在不同時期被不同人群揉進了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實踐之中,共同塑造地方社會中的多元結構。

歷史人類學學刊